郯城县应急管理局为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切实解决监管部门和企业沟通、服务、监管不对称等问题,增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意识,按照市应急局工作要求,郯城县扎实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包保工作,探索应急管理新机制。

据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包保工作是该县督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项重要举措,按照“下基层、驻企业和分级属地负责”的要求,发挥安全生产“督导员+服务员+信息员”作用,建立全企覆盖、全员包保、全程服务、重点督导工作机制,构建全县包保督导“一张网”,重点督导企业“一把手”,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探索建立了“三员三全一重点”政企服务和精准管理模式。

一是实现包保范围全覆盖。县应急管理局全体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从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工作人员、村居主要负责人,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和全员全企覆盖原则,以风险分级管控为重点,在范围内的化工、危险化学品、医药、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冶金、有色金属、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生产经营企业全覆盖,做到应包尽包。截至目前,全县各行业领域264名人员包保生产经营企业426家,基本实现了应急系统工作人员人人包企业,重点企业企企有人包。

二是建立包保督导联系机制。全县各级包保工作人员至少包保2家生产经营企业,签订包保督导工作承诺书,明确包保督导责任;包保人员作为派驻企业的安全员,代表政府部门督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包保人员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在企业公示栏长期公示,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三是落实包保督导“八条规定”。包保人员重点督导企业“一把手”在安全会议、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应急演练等方面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及时反馈和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深入企业基层,通过咨询解答、视频调度、列席会议、现场督导、播放警示教育片、受理职工举报等多种形式,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到真到、真包、真督,切实把包保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自2019年,各级累计入企督导6087次,答复企业安全生产政策咨询及问题1200条,处理企业反映、举报安全生产问题155条,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召开安全生产会议2218次,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安全提醒谈话2254次,开展风险管控工作1608次,召开安全生产述职会议1241次,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1406次,开展其他督导373次。
四是精准掌握企业安全状况。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企业安全生生产包保督导“一键通”,为安全管理插上“云翅膀”。包保人员的包保督导工作情况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需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各级领导可以通过包保一键通管理账号对全县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对发现企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违法违规操作行为、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等突出问题进行通报并处罚。(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