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改革创新安全宣教工作,在全域开展“万企宣讲”活动,厚植安全发展理念,夯实企业安全发展根基,助推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高。自活动开展以来,已组织线上线下宣讲活动8500余场次,受众25万余人,帮助1390家企业建立企业安全文化。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安全生产宣讲“四梁八柱”。针对辖区部分企业安全教育重视不足、贴近实际不够、形式单一而导致的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强的问题,河东区实施“十百万”工程,构建“万企宣讲”活动“四梁八柱”。“四梁”即聚焦“对谁讲、讲什么、谁来讲、怎样讲”四个关键问题,设计架构,明确党员领导干部、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一线从业人员三类人员为宣讲重点对象,解决“对谁讲”的问题;将法律法规宣传、安全教育培训、事故案例警示等十项内容列为重点宣讲内容,解决“讲什么”的问题;区安委会和各镇街(园区)成立由党员干部、监管人员、安全专家、安全管理员、一线技术能手等构成的“万企宣讲”宣讲团,解决“谁来讲”的问题;采取“分层次+分领域+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宣讲活动,解决“怎样讲”的问题。“八柱”即聚焦如何“讲出实效”,搭建了领导干部“课堂讲”、高危行业“专家讲”、警示教育“巡回讲”、法律政策“党员讲”、安全职责“老板讲”、身边案例“工友讲”、隐患排查“大家讲”、以案说法“队员讲”等八种宣讲形式框架。
坚持秉轴持钧,铸牢安全生产基础“铜墙铁壁”。员工安全素质是企业本质安全的基础,河东区强化宣讲“覆盖度”“精准度”“结合度”,确保每名员工受教育、有收获。一是聚焦覆盖度,构建全领域宣讲格局。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构建由区安委办集中组织、行业监管部门具体负责、镇街(园区)兜底、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四位一体”大宣讲格局。活动以来,各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已组织行业安全生产宣讲6150场次。二是聚焦精准度,消除关键点风险隐患。紧盯危险化学品、粉尘涉爆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高危行业“专家讲”活动,先后组织412家企业参加“专家”宣讲;紧盯节假日复工等事故多发时段,开展员工“收心”“提醒”宣讲。上好“开工第一课”,全区25.7万名员工接受了复工前培训;深入推行“晨会”制度,全区4600余家企业已制定每日“晨会制度”。三是聚焦结合度,推动各项工作协同高效。强化与安全宣传“五进”、法律“六进”等宣传活动结合,推动单一宣教向多维宣教的转变;强化与安全生产专项执法的结合,推动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强化与全区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结合,推动由政府被动提供服务向主动上门服务的转变。
创新宣讲方式,推动安全生产宣教“提质增效”。“万企宣讲”活动在宣讲方式上下功夫、出实招,切实增强宣讲实效。一是“体检式”宣讲,整治隐患顽疾。宣讲团成立“宣讲小队”,由党员干部、行业安全专家、监管队员、优秀安全管理员组成并共同负责。宣讲小队每到一家企业开展“三个一”行动,即一次管理交流、一次安全体检、一次宣讲培训。“安全体检”从“人机物环管”对企业进行“全要素”评价,摸清情况,精准施策。已对1833家企业进行“安全体检”,开出“处方”1697份,整改隐患2.9万余条,有效改善了企业现场安全条件。二是“错峰式”宣讲,解决工学矛盾。充分利用好班前、班后的空暇时间,开展“分班组”“分时段”“分批次”的“错峰宣讲”,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先后开展“错峰宣讲”1180余次,在保障培训效果的同时有效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订单式”宣讲,坚持量身定制。以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企业培训需求,根据企业“订单”,突出重点、量身定制宣讲方案,让员工感兴趣、愿意听、听得懂,学有所获。发放问卷1万余份,收到企业宣讲订单4270份,制作宣讲方案3193份,已开展“订单宣讲”2927场。四是“互帮式”宣讲,推动共同提升。引导同行业同类型企业做好“传帮带”,开展“大手拉小手”“身边人宣讲”等一系列活动,有效解决了企业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先后培育标杆企业28家,建立“安全联盟”12个,开展身边案例“工友讲”1900场。(单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