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应急局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筑牢安全防线,树立天道酬勤理念,通过温馨提示、柔性执法等方式,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落细到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
天道酬勤不怠,抓实抓好安全生产,聚焦本质安全、筑牢基础。“隐患在现场,风险在一线”。沂水县应急局统筹一线员工培训、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全方位打牢安全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聚焦人、物、管理、作业环境“四要素”,坚定不移补短板,持之以恒强弱项。聚焦“人”。扎实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减少“三违”行为。聚焦“物”。深入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技术建设和重大危险源减量化工作,提升超前防治和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累计实现工艺优化93处,减少岗位人员43人,减少化工设备19台。开展重大危险源减量化工作,已减少2处重大危险源。提升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预警监控能力,24家化工企业、4家矿山企业、16家工贸企业、77家加油站、26处城区建设工地实现人员违规行为、明火烟雾异常状态等情形的智能识别、记录和报警。聚焦“管理”。切实强化风险源辨识、管控措施落实。结合企业安全“第一课”,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健全有奖举报机制,推动风险管理由“企业自管”向“企业为主、社会参与”转型。聚焦“作业环境”。重点针对危化品等行业企业“开停车”和动火、临时用电、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严格实行报备审批制度,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不出问题。

温馨提示不断,积极提醒投资项目,主动督办、跟踪服务。沂水县应急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认真做好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服务工作,让投资企业感受到应急局的暖心服务。一是发送温馨服务提示卡。梳理全县所有在建项目、已洽谈或已签订合作意向项目清单,主动联系各乡镇、各部门咨询项目进展、下步计划、安全手续办理情况,建立服务台账,发送温馨服务提示卡,建立服务台账,以短信的形式提醒书记、镇长项目进展、下步计划、安全手续办理情况, 已汇总87项重点服务项目明细。截至目前已有85个项目发放提示卡,短信105条。二是公开举报监督渠道。对执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设立举报电话,拟定公开举报文件,张贴公开举报电话,制定监督卡并公示监督电话、邮寄地址、监督网络平台等,截至目前,共发放345份到企业。三是制定配合方案。印发了《沂水县应急局关于明确“六条准则”、建立“四项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意见》,聚焦安全生产营商环境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制定“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六条准则和四项机制,力争最大限度精简环节、最大程度提升服务。

柔性执法不懈,久久为功抓执法检查,服务型监管、塑造应急形象。截至目前,累计排查整治各类隐患5500余条,全面完成了876家工贸企业、34家化工企业的全要素安全评价,全部建立了隐患、风险、管控措施“三张清单”。一是柔性执法促安全意识提升。实施执法先行预告机制,将全年执法企业检查名单、检查内容,通过媒体公示,发放告知书等方式提前向企业公开告知,制定安全生产柔性执法事项清单,尝试清单中事项“首次不罚,轻微不罚,新投产企业不罚”的举措,重在督促企业从日常管理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让企业从法理、情理上认识并接受执法监察,进而从安全意识上转变为自我提升。起草《安全生产执法先行预告制度》《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将全年执法检查企业计划、《关于开展涉氨制冷、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全要素评价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预告》、《沂水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通过县政府网站、沂水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公告栏等渠道发布,加大宣传力度。目前,已向22家企业发放执法预告通知书。二是提升执法队伍素质能力。印发关于开展“转作风、强服务、守纪律、树形象”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活动的通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山东省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试行)》等规章制度,提升执法队伍素质能力。(肖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