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沂河新区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创新实施安全生产“标杆引领”工程,推动全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提升至90%,重大事故隐患动态发现率同比下降15%,探索出一条”标杆示范、精准治理、本质提升”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新路径。
一、构建“星级评定”体系,树起标杆创建硬标尺。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星级评定”,建立“基础建设+风险管控+文化培育”三位一体评估模版,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为1-5星级,制定14大类68项评估指标,组建由2名省级、4名市级安全专家领衔的评估团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企业交叉互评”方式,对全区195家重点企业开展全面体检。通过“一企一策”精准画像,首批遴选37家四星级标杆企业,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实行“月度监测+季度复核”机制,对2家降星企业实施退出警示,确保标杆质量。
二、实施“清单赋能”行动,培育安全管理生力军。为不断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安全监管,全面摸排属地423家中小微企业基本信息并建立基础信息库,为安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根据“一行业一清单”原则,精心编制涵盖各行业领域“专属”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清单,平均数达到了32条。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全要素评价、安全诊断等常规工作,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年度工作计划转化成详细的安全生产工作清单,实现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照单履职”。
三、用好“量化提升”系统,打造风险防控新模式。依托山东省安全生产“主体量化提升”系统,围绕“四到位、五从严、六必究15个重点事项对621家企业进行了集中整治和量化提升,全面实现工作“四到位”,重点环节“五从严”,失管失责“六必究”。截至目前,企业通过逐项对照检查、对标达标、改进提升、巩固落实,共自查、管控各类风险隐患1264项;部门帮扶指导高危行业领域企业755家(次),大幅提升了新区本质安全水平。
四、健全“长效保障”机制,激活安全发展新动能。出台《安全生产标杆企业评价管理办法》,对标杆企业在项目审批、日常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建立“标杆经验转化”制度,推广企业各类安全创新成果3项。组织198家规上企业开展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全链条述职”活动,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主动履职尽责,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强度年均增长14%。通过“标杆引领”,全区已培育安全生产标杆企业44家,初步形成了化工、机械、建材等6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标杆引领”工程,计划到2025年年底实现规上企业标准化全覆盖,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