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 甘做守护公路安全的铺路石
铺路石把自己凝聚在水泥和沥青之中,毫无怨言地承载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保障着人民群众的通行安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铺路石就是忠诚、奉献的象征!铺路石就是公路人的真实写照!
王文便是一颗这样的小小的铺路石,他现年48岁,现任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临沭县中心养护科科长。在28年的公路工作中,他把全部的心血、汗水都倾洒在所热爱的公路事业上,工作中爱岗敬业、克己奉公、默默无闻、乐于奉献,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赞扬,连续6年被评为单位先进个人。
勤于学习善于钻研,练就排查隐患的“火眼金睛”
2003年,因工作需要,王文从工作了11年的工程科调整到养护科工作,从一名公路建设老兵,成为了一名公路养护新人。为了能更好的在养护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他迅速转变角色,积极学习公路养护知识,不懂就问,不会就查,在公路养护作业过程中边学边干,很快便成为一名公路养护工作的行家里手。辖区内的233国道、225省道近70公里的干线公路成为他的主战场,工作中,他坚持公路养护365模式,每天都要上路巡查,一年的巡查里程累计达4万多公里,都能围着地球转一圈了。他对待公路始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由于长年累月的在公路上摸爬滚打,所管养公路的技术状况对他来说简直是如数家珍,特别是一些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存在安全风险的路段信息更是牢牢记在王文心里。得益于他数十年的坚守,辖区内干线公路通行质量不断提高,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善于学习研究的王文练就了一双迅速发现安全隐患的“火眼金睛”,2017年夏天,在一场暴雨过后,王文巡查至233国道沟头中桥时,听到水流的声音出现异常,他根据经验判断桥的护坡肯定被冲坏了。等他和同事们来到桥下时,果然发现护坡被大水冲出了一个缺口。王文迅速组织处理,及时将水毁缺口进行了修复,避免了大水对桥梁的继续破坏。“及时把病害解决好,公路的寿命才会长,群众出行才更安全。”王文说。
为了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王文每周都要组织养护人员对辖区内干线公路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将发现的路面病害、标志标线缺失等安全隐患进行登记造册,销号整改,为尽快的将各类隐患消除,有时候路面的应急垫补工作都干到深夜,“病害处置不过夜”是王文养护工作中一直坚守的原则,他就是想用自己的加班加点换来群众的出行安全。
每逢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王文总是坚守在公路一线,特别是冬天的时候,他更是随时关注着天气情况,一旦天气预报有雪,他便连夜到公路站值守,做好除雪防滑准备,多年来,辖区内干线公路从未发生因雪情阻断交通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这些都离不开王文的提前研判和充分准备,每年他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安排做好应急机械的维修保养和应急物资的储备等工作,做到防患未然,遇到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拉出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来。
2020年初,在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时候,大部分同志都还要待在家里,而作为养护科负责人,王文主动承担起这段时间的公路养护巡查任务,坚持每天上路巡查,积极配合道路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了疫情期间的公路通行安全。
不畏险情勇担当,排除隐患保畅通
2019年8月“利奇马”台风突袭,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公路人,王文不顾狂风肆虐、暴雨倾盆上路查看,他知道这时候公路安全需要他!在233国道,他一边艰难前行,一边时刻探查公路路况,每当有不明情况出现时,王文必下车冒雨查看,在路边、在涵洞、在桥梁,割舍不下的是公路人的担当与责任。行至225省道时,受暴雨狂风影响,路边出现大批倒伏树木,往来车辆过往密集,情况十分危急,王文一方面紧急联系县公路中心说明路面情况请求人员增援,一方面将险情及时上报,同时他顾不得瓢泼大雨,顾不上往来车辆穿梭,一头扎进了雨水里。雨水模糊了他的双眼,却停止不了他设置警示标识的脚步;狂风吹歪了他的身形,却阻止不了他确保公路安全出行的决心。
他高强度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嗓子喊哑了,手掌磨破了,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仍然坚持不下火线。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所有的现场救援人员,领导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所有参与救援险情的人民群众,以及附近的村民对他给予高度赞扬。
那段时间,王文一直坚守在公路上,时刻关注着天气情况和路面通行情况,并加大巡逻力度,一旦发现险情及时排除,为过往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了坚实的通行保障。
2020年8月14日,临沂北部县区突降暴雨,多地降雨均超过历史极值,次日凌晨,受到上游泄洪影响,新沭河形成了60年来最大洪峰,临沭沿河多处道路、桥梁、滨水公园被淹,其中225省道陈塘大桥在洪峰过境时出现桥台锥坡冲毁,台背回填掏空等险情,情况十分危急。刚巡查完躺下休息的王文接到单位紧急指令,险情就是命令,他胡乱抹了把脸,立即赶往出事大桥现场。
王文到达现场后,迅速联系交警、公安等有关部门封闭交通,同时调度机械及救援材料陆续到达,封路封桥,一场大战即将打响。视线模糊、洪水肆虐,桥下深不见底,但王文没有犹豫,深一脚浅一脚的摸下去查勘第一现场,为后续救援抢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时间。待救援队赶来时,0号桥台锥坡缺口正在扩大,外围继续在垮塌,险情仍在加剧,情况万分危急,现场参与抢险的人员出现慌张情绪。王文凭借丰富的路桥处置经验处险不惊,用手持话筒喊话,组织人员有序抢险的同时,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员抬石子、运沙袋封堵垮塌口,及时地缓解了险情。在天气稍微转好之后,王文又不顾个人安危,系上安全绳便沿陡峭的河堤下到桥下,仔细查看锥坡缺口受冲刷情况,为后续处置提供基础资料,看的人无不为他捏着一把汗。
在这次应急抢险工作中,他奋勇当先、顽强拼搏,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危险,他就冲向哪里,哪里险情重,他就在坚守在哪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公路人情系人民群众、敢于担责、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
舍小家顾大家,做合格的公路守护人
工作上认真负责的王文,却是孩子眼中的“失约爸爸”。孩子小的时候,希望也能跟同学一样,在寒暑假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场、公园玩。经常,王文与孩子约定好了,但是很多时候却因为工作原因,他不得不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日。孩子小的时候也因此经常抱怨他,直到儿子长的了,参加工作了,也就慢慢理解了,他为了大家舍弃了自己的小家。
家里的忙帮不上,自己生病也顾不上。处理陈塘大桥险情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白天烈日暴晒,胳膊上都晒起了水泡,因劳累造成腰部扭伤,他也只能趁着晚上的功夫到就近的医务室进行简单处理,困了就在车上躺躺,渴了喝上几口矿泉水,饿了吃包大碗面充饥。作为一名公路人,他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心中装的是人民群众,想的是怎样使群众尽快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要做就做最好”是他平常在工作中的口头禅,艰苦朴素,雷厉风行是他的生活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的工作宗旨。
工作28年,王文一直在和公路打交道,一年四季,始终如一,真心赋予公路,热情赠予公路,王文常说:“我觉得这份工作是神圣的,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是我的职责,国道和省道都是城市的交通大动脉,同时还代表临沭、临沂乃至全省的形象,我必须要守护好。”王文就是这样一位对公路工作始终充满激情和干劲的人,不管工作有多么辛劳,他始终以严谨的落实和强有力的执行力,默默地奉献给临沭的公路事业。